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初二。当时还是从图书馆借出来,和另外一个同学交换着读的(好吧其实是同学借的,可我实在是讨厌读毕淑敏,硬拉着人家跟我换,然后我就对这本书一眼坠入了爱河)。前段时间偶然从网上淘来这一本旧书,正好利用国庆假期重新读完了。

长大后再读,终究是有新的喟叹和感触。想着,若再不动笔写点什么,那就实在是对不起这本书,对不起我和它的邂逅了。(行吧主要是对不起咱班级网站,自从开辟了电影推荐这个板块我就没发过几篇文章,有点惭愧)

作者简介

三毛(1943年3月26日-1991年1月4日),本名陈平,祖籍浙江舟山市,出生于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,中国台湾当代女作家、旅行家 。

1967年,先后游学西班牙、德国、美国,后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,随后与荷西结婚。 1980年,荷西意外逝世后回到台湾定居。 一生中先后发表散文集《雨季不再来》、《撒哈拉的故事》、《哭泣的骆驼》、《稻草人手记》、《温柔的夜》、 《梦里花落知多少》、《万水千山走遍》、《滚滚红尘》。1991年1月4日,在台湾荣民总医院逝世,终年四十七岁 。

相信很多人对她也或多或少有所了解。三毛绝对算得上是一名传奇人物了,而她与丈夫荷西的爱情故事也广为传述。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自己到网上去了解一下三毛。是个很特别的作家。

书籍简介

《撒哈拉的故事》,是一系列以沙漠为背景的故事。它由十几篇散文构成,主要描写了三毛与丈夫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生活时的所见所闻,以及与当地相识的朋友二三事。 书中每个故事都充溢着一种浪漫、浓情的异域情调,字里行间反映着大沙漠独有的地形地貌与风土人情,以及对于人、战争等更深层次问题的思考。

部分目录

推荐这本书,最直接的理由就是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浪漫、自由,以及一种完全不同于东方的文明与自然风貌所能带给你的新鲜感、猎奇感。跟随三毛自传式的一篇篇散文,读者也仿佛能以“异乡人”的身份走近沙漠,走近阿雍小镇,走近撒哈拉威人。仅仅读来消遣的话,这部书也绝对是个相当好的选择。(而且三毛的文笔真心不错哇)

篇幅不算长,静下心来一周左右可以读完。

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

对自然的呈现

如梦似幻又如同鬼魅似的海市蜃楼,连绵平滑温柔得如同女人胴体的沙丘,迎面如雨似地狂风沙,焦裂的大地,向天空伸长手臂呼唤嘶叫地仙人掌,万千年前枯干了的河床,黑色地山峦,深蓝到冻住了地天空满布乱石的荒野……

( 摘自“收魂记”篇)

这一切的景象使三毛意乱神迷,也同样使我目不暇接。

对当地人文习俗(撒哈拉威)的描绘

三毛对撒哈拉威人的生活方式、习俗文化描写了很多。小的大的,好的坏的,落后的先进的,滑稽的沉重的,纷纷都有极多的体现。

例如,在《娃娃新娘》一篇中,三毛详细记述了10岁的邻居小女孩姑卡出嫁时的情景,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撒哈拉威人这种婚姻嫁娶习俗的不满。“在他们的观念里,结婚初夜只是公然用暴力夺取一个小女孩的贞操罢了”。

在《悬壶济世》一篇中,三毛自诩“巫医”深入撒哈拉沙漠,为当地不通文明的住民医治,从侧面展现了撒哈拉威人的习俗文化,以及对先进文明的认知水平。

在《沙漠观浴记》一篇中,三毛……偷看当地人洗澡,结果被人发现了追着跑。救命,这篇贼搞笑,笑不活了。

另外,由于三毛定居的小镇阿雍当时是西班牙的属地,所以书中也记述了不少和荷西的西班牙同事、西班牙沙漠兵团等相处的点点滴滴。东方文化、西方文明与当地的撒哈拉威习俗交织在一起,碰撞出了奇妙的化学反应。

总之就是读起来非常有意思。

对“种族歧视”、蓄奴、战争等问题的探索

这是相对比较沉重的一部分。主要体现在《沙巴军曹》,《搭车客》,《哭泣的骆驼》,《哑奴》这几篇中。

我们常常说起“种族歧视”,或者更泛泛来讲,我们看到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痛恨、鄙夷,总是会把其视作一种“歧视”。三毛起初也这样想。明明自己的撒哈拉威邻居和友人都很好,那个西班牙军曹为什么那么唾弃他们?这不就是种族歧视?但是后来三毛知道了历史,知道了背后的故事,她改变了自己的看法。而就是这样一个被仇恨啃噬了十六年的军曹,最后却为了保护几个撒哈拉威的孩子而死。该怎么说呢?

但是种族歧视又确确实实存在着。而没有一个种族可以说自己无辜(至少在三毛那里是这样的)。西班牙人歧视撒哈拉威人,撒哈拉威人歧视黑人。在这片土地上,仍然大量存在着蓄奴现象,并且西班牙驻地政府放任不管。

后来,战争来了,阿雍的生活不再平静。北面的摩洛哥和南边的毛里塔尼亚要瓜分西属撒哈拉,而沙漠自己的部落又组成了游击队流亡在阿尔及利亚,他们要独立。西班牙政府举棋不定,态度暧昧,对这一片属地不知道是要弃还是守。(当然最后还是弃了,他们走的时候也带走所有了埋葬在这里的沙漠兵团的士兵。)

撒哈拉威人怎么看待这场战乱?他们怎么对待游击队,怎么对待自己人? 游击队面临怎样的处境?

这几篇章读起来相当震撼和难受,但也能引发很多我以前未曾设想过的思考点。

作者对生活的乐观态度

主观来说,这本书吸引我很大程度上是三毛。一篇篇散文读下去,我仿佛可以透过文字去感受作者心态的变化,并与她产生很强烈的共鸣。三毛在《撒哈拉的故事》中呈现出来的基本上都是非常乐观的态度。她总是用或温馨,或诙谐的笔触描写生活,描写沙漠。在她笔下,我一度觉得沙漠里的生活就是那样的美好、浪漫、自由,我跟着她一度“无视”了沙漠生活地艰难困顿。

直到我在《死果》一篇中读到一小句三毛对自己的定位:“也许,我潜意识里就一直在寻求死亡”。再结合三毛的身世,这才后知后觉的去想,三毛是在多么努力而积极地在沙漠中生活,并且把生活过得活色生香啊。

满满的狗粮

这还有啥好说的?这么甜地爱情去哪找?这么好地荷西去哪找?三毛荷西磕死我了!!!唉,可惜。

荷西的死对三毛该是多大的打击啊。命运为什么总不给好人以好的归宿?

投稿:蒋月宁

审核:蒋月宁
作者:蒋月宁